随着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持续增长,中国的不良资产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身处不良资产行业的各类机构与专业人士,尤其是打算投身这个行业的“新司机”,有必要对目前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未来的机遇进行深入探讨。
1、不良资产市场的新情况
过去几年,有关不良资产的政策可以说“利好不断”。早在2012年5月,银监会发的《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6号文)就规定各省级人民政府可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AMC,参与当地范围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批量收购、处置业务。此后地方AMC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而且出现了由民间资本控股的AMC。到2016年10月,银监会又发了《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允许省级人民政府增设一家地方AMC,并放宽对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与地域限制。这被市场解读为重大利好。
与此同时,各路资金也“闻风而动”,有的动静还很大。一方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和部分地方AMC借助渠道和资金成本的优势,从银行大批收购不良资产包;另一方面,大型不良资产基金应运而生,部分正在募集资金或进行布局,少数则已经完成大规模的收购交易,开始批量处置。不过,这种繁荣景象主要出现在不良资产的一级市场,而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二级市场,参与者普遍出手谨慎,无论接盘的小规模投资者,还是提供专业服务的处置团队,都还没有太多动作。这种情况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
2、“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
为什么会“雷声大”?主要是因为资金多,赚钱机会少,导致很多钱开始在不良资产领域寻找投资机会。而且,银行本身的压力大,监管层在政策制定上也希望引导社会资金帮助银行化解风险,这种“利好”被资本市场迅速接受,带来的影响就被进一步放大。
为什么会“雨点小”?也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不良资产行业的链条长,二级市场本来就存在延迟反应的现象,即使一级市场的交易开始放量了,二级市场也不会马上火起来;另一方面,一级市场的交易价格还高于二级市场的预期,导致很多投资机构不敢接盘,其结果就是二级市场的不良资产投资和处置不太活跃。
3、不良资产的实质与定价
说到不良资产的投资和交易价格,还需要了解其背后的价值。如果说不良资产主要是指银行不良贷款的话,那投资不良资产就是投资银行不良贷款对应的抵押物,而这些通常是房产、土地等。所以,对很多投资人来说,目前投资不良资产的实质就是投资房地产。
而房地产的价格走势在现阶段比较复杂,对投资人的专业要求比较高。加上经济下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周期比较长,导致这些不良资产的定价出现困难,很难在交易双方之间达成一致。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二级市场,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4、市场爆发时机值得等待
尽管价格问题部分地抑制了不良资产二级市场的活跃度,但我们也看到,一些积极因素正在逐个出现。首先是资金成本在下降,投资者的回报要求在降低,这使得收购方对不良资产的定价没有以前那么苛刻了;其次是一级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甚至AMC作为“通道”被借用的意愿空前增强,使得一、二级市场的价差缩小,更有利于二级市场的交易;此外,银行的预期也在调整,无论是内在的压力,还是外部的影响,都迫使银行尽快将不良资产出表,并尽可能不再承担后续的风险,这将改变银行过去“惜售”的表象,加快不良资产真正流向二级市场。因为价格的背后是交易双方的预期,所以只要预期能接近,价格就会自动跟着调整,并最终促成交易。
当然,这种调整不会马上完成,甚至会有反复,最起码会受到房地产的影响。但是常识告诉我们,“电闪雷鸣”之后,通常是“倾盆大雨”。而中间的等待,还是值得的。而且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这段时间正好让我们做好准备。
5、处置环节面临更大问题
与不良资产的投资相比,处置环节面临的问题更大,更复杂。其中一个就是:处置团队完全不够用。即使二级市场不良资产还少,现有的处置团队也满足不了投资机构的要求。
为什么?因为不良资产处置不仅是个讲究专业的技术活,而且对人的综合素质与经验积累要求也很高,这使得人才的培养比较慢。而上一波不良资产的处置团队很多不干了,即使有些“老司机”回到这个行业,身份也已转变,开始做投资了。
不良资产处置需要多少专业人士?大体上可以这么算一笔账:假设在未来10年内不良资产有5-6万亿元,平均每年需要处置5000-6000亿元,如果平均每笔为100万元左右,那每年需要处置50-60万笔不良资产,就算处置团队人均每年处置10笔不良资产,那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专业人士都需要5-6万人。而业内人估算,目前这种专业人士至多几千人,供需缺口非常大。这也导致不良资产的终极处置量非常小。
6、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有针对性的数据,特别是数据库,在不良资产的投资和处置过程中,非常有用。
不良资产投资的关键是对资产价格趋势的判断。第一,需要相对全面的信息,或者用于提炼有用信息的数据;第二,需要快人一步,特别是获取信息和做出决定的速度要快。在不良资产投资环节,数据对尽职调查、资产定价的作用很大,尤其是全国性的数据库效果更突出,既能减少犯错概率,又能节省时间,还能节省成本。
不良资产处置的关键在于团队与资产的匹配。首先,有必要对资产进行分类、分区域和分层;其次,需要掌握处置团队的专业技能、地域优势与工作状态等信息;最后,还应该在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环境下让处置团队与资产实现合理匹配。在这些方面,数据也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说,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7、专用软件是效率放大器
仅仅提高不良资产项目与处置团队的匹配度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处置团队的工作效率。除了用全国性的不良资产数据库提高处置团队的尽职调查与资产定价效率外,我们还用量身定制的专用软件提高处置团队的人均效率与协同能力,具体就是搜赖网的“债权处置系统”。在这次论坛上演示的功能,还只是不良资产尽职调查模块,以后会增加其他处置流程、资产管理和团队协同等模块,并完善各种功能。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新的技术,将不良资产处置团队的人均效率提高1-2个数量级。
8、处置团队才是重中之重
由于处置团队的稀缺性,目前不良资产市场的格局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趋势就是投资与处置一体化。但凡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有丰富经验的“老司机”,都不甘于只做处置工作,他们一般都倾向于既做投资、又做处置。即使因为目前的价格不合适而出手谨慎,也不考虑长期为投资机构提供单纯的处置服务。
道理比较简单,就是原来分配给处置环节的利润跟处置团队的稀缺性、技术含量与付出不相称,而且部分处置团队有能力将不良资产处置与投资两个环节打通,以获取更多利益。事实上,过去一年已经出现了不少投资与处置一体化的例子。
可以说,对于新时期的不良资产市场,处置团队才是重中之重,“以人为本”有望在二级市场中成为分配机制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