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信托-11号唐山公募债(唐山信托投资公司)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闫晶滢 曹雯璟

央企信托-11号唐山公募债

从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到2021年过渡期的正式结束,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全面开启净值化时代。在资管新规指引下,银行理财、公募、券商、信托、保险资管等各类金融机构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初心,百万亿体量的大资管行业聚焦高质量发展,以更为稳健成熟的步伐走向新时代。

大资管时代,各类机构的定位是什么?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又该如何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 中邮理财总经理彭琨、 中诚信托总裁安国勇、中国外贸信托总经理卫濛濛、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财通资管董事长马晓立、太保资产副总经理严赟华、中信建投证券资产管理部行政负责人蒋胜 ,这些来自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券商资管、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行业领军人物,畅谈大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秘诀”。

以下为受访领军人物的核心观点:

中邮理财总经理彭琨:作为资管行业的根本大法,资管新规的颁布统一了资管生态,使理财、基金、信托、保险资管等不同资管业态有了统一的基本锚,不同机构根据各自特点竞合发展。

中诚信托总裁安国勇:在大资管领域,信托公司未来的整体定位应该是以“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为主的综合金融服务机构。

中国外贸信托总经理卫濛濛:“后资管新规”时代,信托公司需要发挥优势,聚焦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投资人创造价值;加强服务实体,加速向直接融资转型;服务消费升级,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普惠性;拓展财富管理,满足委托人的多样化需求。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深度研究是资产管理公司发展一切资管能力的先行者。我们相信,基于深度基本面研究的主动管理所能够产生出来的超额收益空间是非常大的,且可持续的。

财通资管董事长马晓立:在“后资管新规”时代,主动管理是资管机构推进净值化转型乃至公募化的重要抓手,也是破局的关键。

太保资产副总经理严赟华: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资管新规是要在中国金融市场从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型中,确立正确的方向。

中信建投证券资产管理部行政负责人蒋胜:资管新规推进净值化、去通道、去杠杆,推动资管行业转型发展,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归本源

资管行业进入新时代

中国基金报:从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到2021年过渡期的正式结束,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全面开启净值化时代。回顾过去十年资管行业的发展和变迁,你认为资管新规对资管行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经雷:自2012年始,资管行业进入“放松管制、加强监管”时代,从制度、监管,投资范围再到产品的一系列引导规范,为资管行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2018年,旨在统一监管尺度的“资管新规”发布,成为现代化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金融行业转型发展、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顶层设计。

“新规”要求通过打破刚兑、规范资金池模式、遏制通道业务、强化期限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回归以主动管理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本质,对行业发展影响深远。

在资管新规的指引下,传统理财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化转型,行业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理财功能显著增强,资管行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资产管理的消费型产业特征也越来越突出。简单总结,就是产品的制造端源源不断地产出,竞争力会越来越强;但同时客户理财意识也越来越理性,客户需求也越来越能得到精细化满足。

伴随社会财富增长和居民理财意识提升,公募基金依托净值管理、信息透明、组合投资、独立托管等多重优势吸引力凸显,日益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实现跨越式增长。十年间,公募产品数量从千只到万只,资产管理规模从2012年6月底的2.44万亿元跃升至2022年8月底的超27万亿元,十年规模增长超11倍。

与此同时,基金投资者数量也从十年前的不足4000万,增长至2021年底的超7.2亿。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公募基金真正实现了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社会大众财富长期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

马晓立: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稳步提升、居民财富不断积累的十年,也是资产管理行业蓬勃发展的十年。经过多轮洗礼和锤炼,资管行业不断走向成熟和规范,并且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的重要目标。

资管新规作为大资管行业的顶层设计,不仅重构了行业监管及发展的新秩序,也推动大资管业务朝着专业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其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首先,促使资管行业正本清源,回归“服务实体经济”。2018年资管新规的发布,是资管行业迈向健康发展的“加速器”,其中禁止资金池、禁止多层嵌套、打破刚性兑付、限制非标和推进净值化等规定,促使资管行业正本清源,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有利于防范化解高杠杆、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

其次,重构发展格局,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十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入,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以科创板、北交所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推进,为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管新规的落地实施,标志着表外业务粗放经营时代的结束,精细化、透明化、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时代来临,主动管理能力上升为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体现在行业发展格局上,就是公募基金领域迎来了高速发展。根据相关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末,银行理财、信托和券商资管规模较2017年末分别下降2%、24%和51%,而公募基金的规模则上升了121%,成为增长最快的资管子行业。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超过27万亿元,成为仅次于银行理财的第二大资管子行业。

彭琨:作为资管行业的根本大法,新规的颁布可以说统一了资管生态,使理财、基金、信托、保险资管等不同资管业态有了统一的基本锚,不同机构根据各自特点竞合发展。在监管一致性的基础上,原有的业态间套利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投资者的公平对待得到明显改善,金融风险的交织和传染得到全面控制。

可以说,新规的落地为资管行业夯实了发展根基、开启了业态新纪元,不仅让客户对资管产品的收益认识、风险认知更加全面,也使资管行业更能充分发挥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功能,有利于资管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严赟华:资管新规的出台,强化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高了市场定价效率、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回归金融本源,也促进我国的大资管行业进一步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总的来看,大资管各类细分子行业的规模将从“千人一面”、“此消彼长”转变为“风格互补”、“共同成长”。

中国银保监会针对保险资管行业管理、产品管理,先后出台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细则。明确保险资管是具备“保险”的基因、“资管”的属性,引导保险资管行业向“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能力的发展,满足金融市场对不同资产管理风格的需求,构建健康全面的直接金融行业生态。

蒋胜:资管新规推进净值化、去通道、去杠杆,推动资管行业转型发展,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资管机构净值化程度持续提升,逐步回归代客理财本源;去多层嵌套与通道,产品透明度提高;控制杠杆率,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资管新规落地后,资管机构积极发展主动型业务,主动管理能力稳步增强,资管行业向实体经济的投资更加精准有效。未来资产管理业务将回归本源,从自身特点出发,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安国勇:资管新规对信托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信托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回归本源。信托业要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发挥制度优势,拓展信托功能运用领域。资管新规出台以来,家族信托业务高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规模接近3500亿元,每年的增速达到了70%-80%;信托在服务预付资金管理、特殊人群需要、企业破产重整等方面都做了积极探索。

二是打破刚兑。资管新规出台以来,信托产品刚兑预期已被打破,这要求信托公司加强产品销售管理、净值化管理,切实履行受托责任,做到“卖者尽责”。没有刚兑预期的标品信托发展迅速,已连续9个季度增长,在资金信托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10.9%提升到今年2季度的26.2%。

三是防控风险,把防范和化解信托业务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持续压降融资类、房地产信托业务规模,降低通道业务规模。房地产信托占比从2019年的15.1%下降到2022年二季度的9.5%,融资类信托占比从27%下降到15%,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占比从37.1%下降到19.6%。

卫濛濛:回看过去十年,资管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出台,资管行业迈入净值化时代,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路,新的竞争与合作格局正在形成。具体来看,资管新规在行业、机构、业务三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行业层面,资管行业回归本源,一方面满足居民、家庭、机构的多元投资配置需求,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发挥金融促进资源融通与配置核心功能,作为机构投资人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重点领域的优质企业健康发展。

机构层面,后资管新规时代,各类机构在资本市场、财富市场的正面竞争与跨业合作同时存在。新的竞合格局下,既有全能型头部机构崛起,提供综合服务,也有“小而美”的机构深耕特定领域,成为细分专家。各类机构都在依托自身展业积累与禀赋优势,不断提升特色化资管、资产配置、产品创设、风险管理等主动管理能力,拥抱主动管理。

打造差异化产品服务

大资管机构各显其能

中国基金报:资管新规已经全面实施,在大资管行业中,你认为各类金融机构应有怎样的定位?

经雷:包括银行、保险、券商、基金、信托等在内,共同组成了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大版图,这些不同细分领域机构互相协作,互为补充,共同承担着服务居民财富增值、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共同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彭琨:虽然资管新规奠定了大资管行业的基本逻辑,但“趋近”并不等于“趋同”。由于在历史沿革、客户认知、专业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各类资管机构在发展中形成了适度差异化的风格。

作为大资管领域重要组成的银行理财,基于脱胎银行的属性,对信用风险管理相对更为擅长,更侧重于固收等收益较为稳定的资产,投资策略较为均衡和分散,形成了稳健的产品收益特征。

另外,理财行业在产品收益稳健性好、准入门槛低、服务便利等方面更有优势,可以帮助客户更加便利地参与金融市场、满足其多样化的投资需求、获取更多财产性收入。银行理财将通过组合管理、资产挖掘、创新模式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客户亲和力及客户粘性,突出普惠性、兼顾差异化。

马晓立:在大监管的竞争格局之下,大资管行业的主体更加多元,行业生态更加丰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资管机构各有千秋,都在充分利用自身能力优势和资源禀赋,建立差异化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

就券商资管而言,财富管理大时代,券商资管业务是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的核心抓手之一,如何根据目标客群的定位提供适配的产品、为客户财富实现保值增值,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蒋胜:资管行业统一监管标准,各资管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券商资管要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产品创新为动力,着力打造具有差异化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水平。

卫濛濛:立足“十四五”,在国家经济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金融体系变革、直接融资提速背景下,信托公司的整体定位必然要立足国家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丰富价值创造。

安国勇:信托公司未来的整体定位应该是以“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为主的综合金融服务机构。

严赟华: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资管新规是要在中国金融市场从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型中,确立正确的方向。实体经济最需要金融解决的“降低融资成本”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降利率”,“融资成本”是一个多维成本,“利率”只是最表象的一维。

丰富多元的融资方法,灵活精准的定价策略,才能疏通更广泛的投融资管道,资管新规就是要实现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合理匹配,创造成本合适、风险对等、供给充足的投融资环境。未来各资管机构也将根据自身优劣势重新定位,驱动更加多元化资产管理市场。

银行理财风格稳健,渠道和客户优势明显,投资者从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逐步转变中,属低风险稳收益的需求导向,对应的也是更加成熟稳健有规模的融资需求。

券商资管优势在一二级市场的定价能力,投行业务成熟对于丰富资产管理手段是很大优势,也可能对未来一二级市场联动带来新模式,对于满足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需求,与成长性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更强的撮合管理能力。

保险资管优势是专业安全稳健的投资能力,长期在大类资产配置、长久期资产创设和绝对收益获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由于保险资金的属性与银行理财客户的需求类似,所以在投资能力与服务渠道上,保险资管正好能和银行理财互补,未来可以形成更强更稳的产业链合作。

信托公司的投资范围广泛、方式灵活,未来偏重财富管理,包括养老信托、家族信托等,对于个性化的解决投融资对接,可形成更灵活的间接金融解决方案。

公募基金具有成熟的投研与风控体系,净值化管理经验丰富,投资人与管理人对风险和收益的预期都较高,特别是在活跃二级市场,助力成长性上市企业发展,有很强的整体优势,从下游拉动了券商投行业务和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健康发展;私募基金覆盖一二级市场,机制灵活,投资者门槛高。

中国基金报:聚焦你所在行业,其在大资管领域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又面临哪些挑战?

经雷:公募基金凭借完善的制度、规范的运作和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一方面为大众投资者创造了可持续的收益,成为普惠金融的核心骨干;另一方面,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服务财富增长方面,截至2021年末,中国公募基金所服务有效账户数达12亿个,累计为客户创造利润6万亿元,累计为投资者分红3.8万亿元。除了优秀的业绩回报,公募基金还具备多方面优势,包括可选产品丰富、购买资金门槛低、信息披露完整及时公正透明、风控合规严格等,适合大众投资者。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公募基金积极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作用,在投资与研究的过程中,坚持长期主义、关注科技创新,助力直接融资,推动国家的战略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ESG的研究与投资,为推进上市公司质量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专业的投资研究过程,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参与到最具成长空间且最符合国家长期发展的产业领域,助力实体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让广大投资者在国家宏观经济结构化转型的过程中持续受益。

其次,积极参与创新产品,进一步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资金。特别是近年来,得益于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平稳推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和生态持续优化,科创板基金、北交所基金、REITs等创新基金产品应运而生,有效推动了直接融资增量扩容。

最后,通过将ESG研究与投资过程进行有效融合,在整个投资流程里充分考虑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因素,把对财务业绩有重要影响的ESG因素纳入整个分析框架和投资决策流程中,引导实体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马晓立:与其他资管机构相比,券商资管具有全业务链综合平台优势,能够更好地实现一二级市场投资联动、投资与融资联动,满足更为广泛的客户需求。随着监管政策的开放,公募牌照能够让券商资管更好地切入净值化的赛道,提升主动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充分挖掘资本市场服务业务的潜力。

从我们财通资管实践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谋划布局,公司“一主两翼”的发展格局日益清晰。所谓“一主”,即传统投研业务,覆盖固收、权益、量化、FOF、衍生品等品类与策略,强调主动管理能力,与基金公司的核心业务较为趋同;“两翼”则包括ABS、REITs等投融联动类业务,以及涵盖员工持股计划、上市公司增持、股票质押等在内的资本市场服务类业务,基本延续了母公司在大投行业务上的资源禀赋。目前,专业投研和专业服务共同构成了公司核心竞争力,“资产管理+投融服务”、“公私募齐头并进”的业务模式基本成型。

但客观上讲,与公募基金相比,券商资管转型时间较短,积淀略有不足,在人才团队、品牌建设和投研文化积累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但是券商资管依托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长期积累,在提升投研能力、构建投研体系、拓展业务链条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有望在资管行业中逆势突围。

蒋胜:券商资管有能力打通资产、资金、策略、风控全链条,通过一系列服务,对包括个人、企业在内的各类资本市场参与主体提供资产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实现差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券商资管具备独特的专业优势,可以充分发挥投研等核心竞争力,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切实履行资产管理人责任。

挑战方面,相较于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公司等资管机构,券商资管存在自主品牌认知度有待增强、市场零售渠道相对有限、公募业务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资产管理业务结构尚需优化。此外,在内部管理、合规风控、信息披露等制度体系建设方面需要持续加强。

作为私募资管产品管理人,券商资管在各细分策略领域优势不突出。产品类型中固收产品占比普遍偏大,权益类产品占比较少,业务结构有待改善。目前券商资管权益业务普遍正处在起步阶段,权益、量化以及固收+产品的数量与业绩和成熟公募、私募基金公司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渠道端尚未形成口碑以及品牌效应。

与机构业务相比,券商资管零售业务布局较晚,资源投入稍显不足。目前大部分券商资管以机构业务为主,零售渠道人员及业务资源投入与成熟公募基金相比差距较大。在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扩容、合作渠道数量增加,客户的服务需求与日剧增,零售渠道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卫濛濛:立足资管新规元年,信托公司在三个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第一,坚持信托服务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国之大者”,在实体企业、资本市场、财富市场等三个市场中提供综合服务。信托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实体市场运用多元金融工具,提供综合化的服务;在资本市场拓展主动投资,服务资产配置需求。在财富市场通盘考虑价值传承、风险隔离、保值增值等目的,形成差异化财富管理方案。

第二,坚持“服务+”,并行推进资产服务信托与资产管理信托的协同发展。信托可以基于制度禀赋,拓展资产服务信托,依托法律结构与交易结构设计能力,履行受托人职责,提供风险隔离、事务管理等信托服务。践行“服务+”,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开展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在承担受托人角色的同时,扮演投资管理人、原始权益人等更多角色。

第三,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禀赋,在经济、社会、金融发挥多样价值。信托兼具社会属性与金融属性,能够在服务多元目的、提升社会治理、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载体作用,通过慈善信托、预付资金受托等,服务人民群众、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行业在政策引导下转型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定挑战:与过往传统业务领域较为集中相比,信托公司强化服务实体、融入国家战略,对细分领域的产业认知与实体企业金融需求的专精提出更高要求。与过往“非标”供给为主的时期相比,投资人对信托产品的风险收益在逐步形成新的定位和认知,如何建立起与之匹配的专业、多维、可持续财富管理服务的能力面临较大挑战。另外,随着客户需求的延展,客户对信托综合服务的诉求在不断拓宽,需要信托公司组织各类资源,创新形式、满足需求。

整体来看,在未来大资管领域,信托公司需立足国家战略,找准自身定位,并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通过提升自身的产品力与组织力,补足短板并不断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迎接挑战,在大资管行业的竞争中杀出重围。

安国勇:信托具有其他金融子行业不具备的独特优势。综合来看,信托可以通过发放贷款、股权投资、投贷联动、收益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另外,信托还具备灵活优势,可以根据委托人的意愿灵活设计,信托目的自由,信托财产类型多元,信托财产管理方式、信托利益分配方式都可以灵活约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同类型的财产管理需求。

信托还具备着长期优势,信托的风险隔离功能可以防止信托成立之后因为当事人的变化而被迫终止,非常适合财产的长期管理。因此,信托可以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长周期资金支持。且信托应用范围广泛,在金融市场创新中始终走在前列,近年来信托在企业破产重整、预付资金管理、特殊人群照护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得到了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迈向高质量发展

做好广大居民的财富管理者

中国基金报:从大资管行业来看,未来应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产品、客户服务等方面应该如何发力?

彭琨:资产管理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理财行业实现高质量出发点是要恪守信义义务,管好客户的钱袋子;落脚点是要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入挖掘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领域;结合点是在产品端和投资端都要主动服务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提升产品收益,实现利国、利民,利己的共赢发展。

马晓立:实现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我们需要“不忘初心”,保持战略定力,着眼全局、应对变局,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发挥资管机构的金融属性,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引导更多长期资金流向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服务好实体经济。

其次,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为广大投资者做好财富管理,发挥资管机构在投资端的专业优势,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扎实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助力共同富裕。

最后,深化金融改革,发挥资产管理行业专业买手的力量,成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器”,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的发生。

具体到产品和服务层面来说,近年来资本市场越来越规范与成熟,随着多层次市场建设持续完善、市场参与者机构化程度不断提高、养老金顶层设计加速等,为资管机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诸多的机会。

在产品端需要不断强化产品供给能力,构建多层次产品体系和资产配置能力,打造丰富多元的产品线,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理财需求。同时,不同的资管机构资源禀赋不同,充分挖掘自身的长板,逐渐补齐短板,打造特色化产品线,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以个人养老金投资为例,这是未来资管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利国利民的一项金融工程。我们财通资管正在大力布局养老投资板块,一方面正在着力打造一支一流的FOF投研队伍,聚集了来自于公募、保险、卖方等成熟机构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在布局一系列养老FOF基金,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养老需求。

在客户服务方面,资管机构一方面需要优化客户画像,做好投资者需求分析,做到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与投资者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做好投资者陪伴,打造专业服务团队,提升投资体验,以良好的服务和陪伴赢得投资者的认可。

蒋胜:“十四五”时期是资管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资管行业经历资管新规整改后重新出发,未来将迎来养老投资、机构理财和居民财富管理等业务发展机遇。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为资管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资产来源和新型投资工具。同时,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大环境下,产品和客户双向“走出去”和“引进来”,为资管机构跨境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

资管行业竞争激烈,谋划实现高质量发展,资管机构需要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回归本源服务实体,寻求差异化经营,努力实现转型发展。

首先,在新的形势下,资管行业应当以实体经济的需求为根本,着力解决资金来源、期限结构和投资行为短期化问题,投资重点向普惠小微、科技、绿色产业倾斜,成为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力量,做好实体经济的直接融资提供者。其次,做好广大居民的财富管理者,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做好资本市场的稳健投资者。作为机构投资者,资管行业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密切、相互成就,在服务客户需求,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在产品端,应重视产品创新,全面布局产品线,积极推进公募业务,丰富原有私募资管产品矩阵,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打造出特色产品,提升客户投资体验。

在客户端,应持续提升市场服务能力,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机构业务与零售业务并重,精准对接客户多元化需求,不断拓展渠道优势,逐步树立资管品牌知名度。

卫濛濛: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从追求速度与规模转向质量与效益,提供更高效、公平、可持续的综合服务,为社会、客户、股东、员工等创造价值。社会层面,服务实体经济,引导社会资金配置到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提升支持实体效能;客户层面,提升专业资管能力,构建与委托人风险特征相适配的业务体系;在股东层面,通过高质效经营与精益化管理,为股东创造回报;在员工层面,坚持以人为本,打造赋能员工成长与事业发展的平台。

经雷: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肯定了公募基金行业过去20多年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内涵丰富,目标明确,进一步强化基金管理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对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具有切实指导意义。

公募基金应进一步围绕投资者利益,从专业性、文化建设、自律建设、产品供给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优化,提高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以及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的能力。具体而言,我们将在如下几方面持续努力:

第一,持续夯实投研能力建设,强化以专业性回馈客户的能力。嘉实基金致力于积极的长期主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研究即投资,投资须研究”,着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完善投研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回报。

第二,积极发挥公募基金专业买方作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践行责任投资理念,并在赋能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高质量转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进一步提升全面助力养老三大支柱建设的能力。《意见》对公募基金做好养老金投资管理提出了更明确的工作指引,并对公募做好个人养老第三支柱的相关服务与赋能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

第四,以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风险可测可控、投资者有效保护为前提,不断夯实投资业绩,客户获益,以及服务客户的各项能力,持续增强客户的获得感。

安国勇:未来信托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业务结构的转变。要提升资产管理类信托业务水平,大力开展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投资类信托业务,助力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要做大资产服务类信托业务规模,资产证券化业务要延长业务链条,家族信托等高端财富管理业务要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拓展特殊需要信托、预付类资金管理服务信托、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等新领域。要发挥公益慈善类信托业务价值,在助力三次分配、共同富裕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收入结构的转变。从短期来看,传统融资类业务尽管空间有限,仍有规模基础,在其存续期内,仍将为信托公司贡献一定的业务收入;从中期来看,做大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是信托公司未来努力的重要方向,可以为信托公司贡献持续稳定的信托报酬收入;从长期来看,随着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受托人可以参与超额投资收益分成,并激励信托公司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具体到产品方面,信托公司应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对于资产管理信托业务,依托不同的投资策略,衔接资金端和资产端的不同特征,开发多种类型的信托产品,探索基于不同策略组合的产品,满足客户资产配置需求。对于资产服务信托业务,通过灵活设计交易结构及提升服务水平,更加注重委托人的个性化诉求,如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高端财富管理业务中,信托架构的设计需要满足信托财产类型、风险隔离、资产配置、收益分配、代际传承等多方面需求。对于公益慈善信托业务,结合慈善事业的规律和特点进行产品设计,尤其是要注重慈善信托与私益信托的差异,充分保障慈善信托的慈善效果。

在客户服务方面,要转变产品销售模式。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更为复杂,净值波动更大,要在做好客户适当性管理的基础上,要求信托产品的营销服务必须转向以专业销售顾问模式,营销人员要不断加强对标品信托、股权投资信托、资产配置类信托等产品的理解,加强专业知识积累,做好客户预期管理。

同时进一步强化渠道销售能力,资产管理信托要高度重视银行、券商及其他重要销售渠道,推动与合作方建立高度协同的合作关系;资产服务信托要重视与各类场景相关合作方的深度服务,为合作方提供托管、风险隔离、风险处置、财富规划和代际传承等服务价值。

立足行业资源禀赋

全力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中国基金报:在后资管新规时代,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成为大资管行业的必由之路。在你看来,大资管机构应如何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需在哪些领域持续发力?

彭琨:我认为确切地说是“新资管时代”,主动管理能力是基业长青的根本,资管机构应该在投资研究、规范运营、风险管理、科技支撑、人才培养五个方面发力。

规范运营的根本在于合规意识深入人心、流程机制管控有效,全流程体现对客户公平的保障;市场拓展对于理财来说,要在深耕母行渠道的基础上,拓展外部渠道、探索直销渠道,在了解客户的基础上坚持为客户负责,使合适的产品充分触达客户。

最后,资管行业属于智力密集的领域,人才引进和培养都至关重要,要注重为专业化人才提供发展舞台,不断完善市场化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潜力和活力。

严赟华:在“后资管新规”时代,资管机构间比拼的还是主动管理能力,对标各自能力禀赋、目标市场的赛道优势等。从保险资管行业来说,重点是在大类资产配置和多品种投资能力的基础上,追求低波稳健的绝对收益。

以太保资产为例,重点向市场推出“目标收益策略”、“股息价值权益策略”、“FOF策略”三大具有明显稳健风格的特色投资产品,强化低风险偏好的绝对收益导向,强化大类资产配置在资管产品中的应用。公司已经累计发行各类组合类产品300多个,产品规模超过3600亿元。

以目标收益策略产品为例,是基于保险资管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追求绝对回报风格,太保资产在行业中首提的一个概念,是对“固收+”形式的精准定位,以其收益的稳定性,和净值的低回撤,满足委托人刚性负债要求。全面输出公司基于长期保险资金投资实践中形成的多策略轮动和全天候投资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了对于回撤控制有较高要求、且又追求较高收益的机构客户的需求。

总之,坚持这些基于太保资产的能力特点,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行业丰富度的必要组成,更是多层资资本市场的发展基础。

马晓立:在“后资管新规”时代,主动管理是资管机构推进净值化转型乃至公募化的重要抓手,也是破局的关键。如何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资管机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提升投研能力,发挥“专业买手”优势。打造强大的投研团队,是主动管理能力提升的重中之重。投研实力拥有丰富的内涵,比如投研体系与框架的建立、投研流程的细化、投研文化的形成、人才晋升考核机制的确立、投研转化效率提升等,这当中需要人才和机制作为依托。简单来说,投研能力的提升,核心在于建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实现人才赋能、机制赋能,并最终积淀成为根植于公司价值观的投研文化。

二是提高产品力,当好“全栈产品经理”。产品力首先要求产品有良好的业绩和持有体验,但又远不止于此。所谓产品力,即在前瞻性的洞察市场痛点、投资者需求的基础上,创设有生命力的产品工具,同时通过较强的投资管理能力,做好产品的运营管理,并能够借助市场营销能力做大规模,以及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进行产品迭代的一种能力。

三是强化营销服务能力,当好“联络员”“解说员”。营销能力是资管机构众多能力之一,重点在于做好渠道建设,推动传统渠道、互联网渠道、机构销售齐头并进,使得客户类型更多元、客户结构更均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触达效率,当好“联络员”;同时,资管机构还要提高服务的专业性,扮演好“解说员”的角色,做好投资者预期管理和投资陪伴,这也是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的关键一环。

四是夯实风控合规能力,当好“守门员”。建立高标准的全面合规风控体系,严守底线,从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加强风险管理。这就好比足球比赛,想要球门安全,守门员是最后防线,但这不是一个人的职责,场上余下10个人都要主动参与防守,后卫严防死守,中场和前锋也要积极配合,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全员防守才能更好地守住球门。

经雷: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安全”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正进入新的发展格局。而新发展格局也将支撑或催生新的产业级投资方向。作为资管机构,更需要围绕着新阶段、新理念和新格局去挖掘优质机会,引导社会金融资源流向更符合国家战略需要、更符合人们利益的产业领域。

央企信托-11号唐山公募债(唐山信托投资公司)

要做到这些,更需要资管机构不断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这种主动管理能力表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无风险利率正在被重新定义,低利率环境对管理人的资产配置能力、组合管理能力、以及权益类、另类投资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我们认为深度研究是资产管理公司发展一切资管能力的先行者。我们首先要建立好自身深度基本面研究的框架、体系和逻辑,再基于这个研究来驱动投资,去产生主动管理的超额收益。我们相信,基于深度基本面研究的主动管理所能够产生出来的超额收益空间是非常大的,且可持续的。

蒋胜:资管行业转型发展,有利于各类资管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和资源禀赋,建立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和核心竞争力。券商资管基于证券公司的独特优势,寻求差异化发展。

具体到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方面,首先是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和风控能力。包括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培养并引入优质投研人才;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研究、量化等方面能力,拓展资管业务广度和宽度;同时建立高标准的全面合规风控体系,在推进公募化转型过程中,严守合规底线,从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加强风险管理。

其次,应丰富产品矩阵、打造特色化拳头产品。基于券商资管自身业务和客户禀赋,丰富资管产品矩阵,打造权益、量化、公募、固收+等特色资管产品线,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塑造独特产品优势。

第三,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提升客户投资体验。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市场团队建设,持续强化前端获客和多维度客户陪伴,优化渠道服务能力,精准匹配客户需求,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卫濛濛:“后资管新规”时代,信托公司需要发挥优势,聚焦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投资人创造价值;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加速向直接融资转型;服务消费升级,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普惠性;拓展财富管理,满足委托人的多样化需求。

面向资本市场,一方面,着力深化服务内涵,在交易、估值、信披等各环节为各类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提升体系化投研,发展全资产投资配置能力,并搭建具有信托特色的机制流程,筑巢引凤,构建人才发展平台。外贸信托证券业务过往十余年正是在这两方面坚定投入,持续布局。截至目前,公司已经累计服务超500家私募管理人,并在做优做深服务基础上,提升主动投资、储备培养团队,探索出一条符合信托禀赋的主动投资业务特色发展道路,搭建起产品数量过百只,管理规模过200亿元,覆盖各类风险收益偏好的产品线,产品业绩长期居同类策略产品前列。

面向实体经济,贴近实体产业发展脉动,把握企业投融资需求,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伴随企业共同成长。外贸信托坚持把握国家大政方针,依托股东中国中化的产业背景,深入产业、服务产业,满足实体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与发展需要,与实体经济形成了良性循环。

面向财富市场,提升产品设计能力与法律税务、企业治理、跨境投资等综合服务能力,从委托人的资产情况与风险收益偏好出发,形成配置建议、筛选产品策略,并通盘考虑价值传承、风险隔离、保值增值等综合目的。外贸信托财富业务在以委托人为中心展业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多环节能力,形成了“选-投-配”一体的机制,并构建完善的财富科技支撑体系,助力快速发展。

面向消费升级,借助长期积累的风险管理能力与数据能力,提升资产管理质效,实现个人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高效对接。外贸信托基于“双循环”格局下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持续构建“绿色、共享的消费金融生态圈”,同时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深耕农业领域,围绕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流通等环节的金融需求,拓展中小微企业金融业务。

安国勇:推动信托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客观上要求信托公司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围绕业务开展要求,在风险控制、投研支持、运营管理、资源协同等方面搭建专业化支撑保障体系。

一是提升风控能力,保障业务创新发展。资产管理信托应更加注重宏观、政策、行业等变化导致的各类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产服务信托更加侧重受托人履职尽责相关的操作风险,注重对业务的具体运作流程加强规范化管理。

二是提升投研能力,推进投研一体化。结合业务创新发展的重点,进一步加大投研资源投入,持续推进投研一体化建设,推动加强宏观、策略、行业和公司在权益及信用研究方面的覆盖,夯实在投资方面的基础性专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提升运营能力,强化科技赋能。加强运营支持的顶层设计,建立集中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提高金融科技水平,通过科技赋能客户服务和业务管理;加强数据治理建设,保障业务开展和规模的快速提升。

四是提升协同能力,统筹发展资源。一方面加强股东协同,发挥股东在金融、产业、区域发展方面的资源优势,全面加强在资金、项目、客户、渠道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另一方面加强信托公司自身客户与渠道等资源的统筹管理,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深化业务合作。

编辑:舰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于 2023-06-17 12:06:42
收藏
分享
海报
1 条评论
88
上一篇:包含政府债|济源市虎岭经济发展2023债权转让项目的词条 下一篇:包含央企信托-474号江苏泰州市级永续债的词条
目录

    1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 林经理
      林经理 回复 1年前

      形式的精准定位,以其收益的稳定性,和净值的低回撤,满足委托人刚性负债要求。全面输出公司基于长期保险资金投资实践中形成的多策略轮动和全天候投资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了对于回撤控制有较高要求、且又追求较高收益的机构客户的需求。总之,坚持这些基于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