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农投应收账款债权计划二期(汝阳农投应收账款2023年债权计划)

汉皇祖陵如今是徐州十八景之一,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据称,是以汉高祖刘邦的曾祖父、刘姓大始祖刘清墓为中心扩展而成的一座陵园陈列馆,是考察刘氏宗脉的根据地。

汝阳农投应收账款债权计划二期

如今,随着八孩之母事件,丰县再度“闻名宇内”,然而,历史上的丰县,也是历经屠戮的危难之地,今天,我们看看历史上的丰县太平军及捻军大屠杀……

“(太平天国)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

——马克思《中国纪事》

匪过如梳,兵过如蓖的丰县

丰县处于江苏省西北角,地近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清季南方的太平军和黄淮中下游流域的捻党曾先后攻陷丰县城,城下之日,奸淫掳掠,屠城滥杀,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丰县大屠杀。咸丰四年,太平天国军两次进驻丰县城大肆抢掠、官民遇难惨重。咸丰八年,捻军围攻丰县、屠城,二千余人遇难。咸丰十一年三月,捻军攻陷夏镇,死伤极惨。直到捻军、太平天国军被剿灭后才暂获安宁。

太平天国大军于1853年春攻下南京,改名天京,随后定都于此。为震慑清廷,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定下了夺取清朝京城北京的大计。随后他们派出了以林凤祥、李开芳为首的2万多人开始北伐。这年五月,北伐大军从扬州出发,经滁州、凤阳、怀远、蒙城、亳州,入河南。七月,渡黄河,攻怀庆府。未下,后取道济源入山西,占涉县、武安,大军自此长驱直隶,北京震动。十月,太平军占领天津静海、独流镇,遇北方严寒,兵疲粮尽,逐渐陷入绝境,于次年二月,不得不南下河间。

北伐失利的太平军自静海和独流镇突围南下后,2月6日占据河间束城镇。僧格林沁、胜保率清军马队亦于当天追及,对太平军实施包围。3月7日,太平军突出重围,经献县,于9日抵达阜城,很快又被清军包围。当北伐军自静海和独流镇突围南下时,天京方面组织的援军方从安徽安庆出发。援军共7500人,由夏官又正丞相曾立昌、夏官副丞相陈仕保与冬官副丞相许宗扬统率,经桐城、舒城、六安、正阳关、颍上、蒙城入河南永城、夏邑。

北伐军亟需后援,1854年初,杨秀清命曾立昌为主将,与陈仕保、许宗扬,率7500人的队伍,由安庆出发,经安徽、江苏、河南至丰县后,渡河入山东。援军一出,沿途清军望风而逃,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援军就顺利抵达山东临清。

四月,攻克临清。这临清,距离北伐太平军被困的阜城,仅二百余里。这时,清廷派出胜保南下围剿援军。战斗异常激烈,曾立昌部被迫退出临清,欲北上接应北伐军。这时,却因陈仕保、许宗扬等人极力阻止,援军被迫南撤。南下途中,一路受清军追击,四月二十八日,援军退至江苏丰县。三十日,再退至黄河漫口支河。

大股捻军北入山东境,沿途大批捻军溃勇参军,队伍不断壮大。入山东后连下金乡、巨野、郓城、阳谷、莘县、冠县,逼临清,北距阜城仅200余里。次年,亳州人张洛行、龚得树等受太平军的影响,在皖北蒙城、亳州间的雉河集起事,结捻聚众攻占河南永城。之后他们在豫皖苏边的丰县、铜山、砀山(今属安徽)和河南虞城等地活动,各地饥民入捻者甚多。而地方政府和士绅也出于自保,纷纷组织壮丁团练,以备不虞。

太平军北伐军经过安徽、河南时,捻党闻风响应,遍地而起。从此,捻党脱离反清结社的状态,进入武装抗清的新阶段,正式成为“捻军”。各路捻军首领齐集安徽亳州雉河集,举行会盟。会上,推举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建五旗军制。黄旗由盟主张乐行自兼,白旗龚得树,红旗侯士维,黑旗苏天福,蓝旗韩奇峰)军制,开始由分散逐渐走向联合。从此,捻军以碓河集为中心四处出击,不断与地方团练和清军发生武装冲突。清廷便屡遣重臣督办豫、皖、苏三省的剿捻事宜。

于是,捻军与清军的战斗活动日渐频繁。至咸丰七年春,捻军接受太平天国领导后,遂在淮南、淮北两个战场作战。淮南战场捻军直接配合太平军行动。淮北战场捻军则与太平军遥相策应。咸丰三年五月,太平军从江苏扬州经仪征出发,取得浦口后,进入安徽,自丰县南渡黄河北犯。丰县赵茂龄、赵激智,随丰县练总赴砀山界堵御,力战而死。朱学会殉难,丰县地方政府与当地士绅百姓与太平军及捻军的厮杀以此拉开序端。

新捻军奔驰于豫、鲁、苏之间,予清军以沉重的打击。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一带挫败清军主力,并打死了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咸丰四年甲寅杨秀清派夏官正丞相黄生才、夏官副丞相陈仕保、夏官又副丞相曾立昌与冬官副丞相许宗扬等率部自安庆出发,增援东路北伐军。一路经安徽、河南、江苏进入山东。二月十四日,曾立昌率太平军增援到达丰县东南,因为黄河阻隔,故而在丰县包家楼抢夺小船八只,渡河进入丰境。

咸丰六年四月,捻军首领张乐行、苏天福、龚得树等部,进入江苏徐州府之砀山、萧县,进逼徐州,为清军总兵傅振邦部所阻,乃转兵南下进攻怀远。6月,张乐行等部返回雉河集,围攻亳州,遂与清军副都御史袁甲三、总兵邱联恩等展开根据地之争夺战,雉河集失而复得者数次。是年10月,清军袁甲三等部又围攻雉河集,张乐行等仍然冀图用出击外线的办法,借以调动清军,以解雉河集之 围。于是将捻军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东攻徐州府之萧县、铜山,直适徐州城。清徐州总兵史荣椿率兵阻击,激战于徐州城西之九里沟,捻军退去。结果,调动清军之目的未能达到,11月28日雉河集为清军所攻占。后因无法扭转被动局面,张乐行等遂率捻军主力南下淮河流域,由此开始了与太平军的联合作战。

丰县南乡张家集人张光宗、王麟图、傅永薪与太平军接仗阵亡。县人知道消息后,因为“太平久,民不知反者何状,疑不信,夜望烽火徹天,又闻其杀人,始惶懼不知所为。”捻军绕过丰县城,聚军于城西,事先与城中的仆役联络约定好,攻城时里应外和,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一举攻破了丰县县城。

时任知县张志周叹曰:“无兵无饷,河不可防,城亦必不可守。”让绅民出城逃难,自己抱印于县衙后面的荷花池投水自尽,仆人苏福、徐锦、李贵、李晏同死,训导冯调鼎亦随殉。冯调鼎的妾与儿媳均自缢死。典史施积福率儿子施挺持刃战死在县监狱门外,张相文、王福源与城北关练总王兆祥御敌殉难,城守千总徐凤谐却不战而逃。是日辰刻城陷,太平军抢掠后北进攻临清。四月初,在清廷钦差大臣胜宝和山东巡抚张亮基的迎击下,太平军失利,从临清南退冠县,又遭地方团练及胜保马队前后夹击,新附者狂奔,全军溃败,杨秀清的夏官正丞相黄生才在冠县孔家集被俘。

四月七日,曾立昌部退入丰县境内,新署知县闵延亨害怕,易服藏匿民舍,当时驻防丰县的大同镇兵数百人托故逃走,太平军因此安然进入丰县城,清廷追兵赶到,却不攻城,于是太平军曾立昌部于四月十日夜,悄然开城门南遁,经丰县城南六座楼策马涉黄河。其中两千多人渡河南下,另一股五六百人的队伍,趁徐州总镇将领兴庆的大意,夺其衣装器械,从砀山入河南,由是河南捻患滋蔓。而剩余没有来得及渡河的太平军,则全部被清兵杀死,曾立昌也因战马淤困旧河道内,被射杀。

这个事件就是《清史稿》中所载:“甲寅捻匪陷丰县,乙丑(咸丰五年),官军复丰县。”所谓收复丰县,仅仅是指新派一些守城官兵而已。

捻军采取游击战术,“飘忽无常,伺隙则逞,稍一失势,则电掣 去,终不得痛击而大创之。”,而且活动范围极广,“纵横于淮南北,时复东掠丰沛(苏北),北蹂曹单而频窥济宁(鲁南),其势逼矣。”在《咸丰实录》中,记载着咸丰四年间的丰县社会局面的现状:“咸丰四年二月甲午日,百胜、王梦龄奏,丰工下游包家楼一带,现有土匪假充逆贼扎筏渡河。该镇等未能杜其偷窜,均属罪有应得。除淮徐道王梦龄前经革职暂留本任外,徐州镇总兵百胜,着即革职,仍留本任。与王梦龄督带兵勇,迅将股匪剿捕净尽。”

咸丰八年的戊午丰县大屠杀

与太平军联合后,捻军实际上却是“听封而不听调”,采取不改变原有领导系统和制度,也不出境远征。此后,捻军分别与陈玉成、李秀成部配合,在河南固始、安徽霍邱等地作战。不久,六安捻军内部发生分裂,反对与太平军联合,主张重返皖北。从此,捻军分裂为淮北与淮南两部分,淮北捻军向山东和河南远征打粮,淮南捻军继续和太平军联合作战。

丰县素为帝王之乡,护城河为方形,这是国内少有的。丰县的大街建造是采用“佛轮”的图案,即南门不对北门,东门不对西门。咸丰六年四月十二日,捻军开始进入丰县南,十三日掠焚包家楼一带。后盘踞徐州城西关外,到处焚烧。咸丰八年四月十二日,捻军将领刘玉渊率领捻军盘踞城南隋寨,掠三四日,入单县,复返徐州西关外。《清史稿》的记载是:

“贼既不得北窜,转而南,由泽、潞间道入直隶境。讷尔经额师溃于临洺关,贼复猖獗,窜顺德、赵州、正定。胜保由井陉一路迎截,坐追贼不力,镌二级。命惠亲王绵愉为大将军,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驻军涿州,直隶军务仍责胜保专任,而以西凌阿、善禄副之。贼东窜,由深州、河间窥天津,胜保转战追贼至静海。贼由独流分踞杨柳青,迭击之,遂聚于静海、独流,负嵎久踞。诏僧格林沁进军合剿。”

咸丰六年,张乐行占领丰县,紧逼开封。清军领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伊兴阿被捻军刘添祥部在萧县瓦子口击败,伊兴额以孤军无援,退屯萧县。捻军将领刘玉渊、刘天福、孙葵心等率黑、蓝、白旗捻军约3万余人得以长驱而北,因由捕役暗中帮助,遂乘梯上城,攻占丰县,开始对丰县守城人员以及普通百姓大开杀戒,这就是丰县历史上著名的“戊午大屠杀”。

纵兵屠丰县城的,就是刘玉渊。在这次大屠杀中,丰县千总王九龄力战死,教谕高青选、典史陶壅殉职。知县陈敦诰被掠,夜间冒雨逃走。丰县城中被屠杀者二千多人,异常惨烈。此役以随同守城的丰县士子被屠最多,卫千总李维洛、职员卜扬翮、监生单经方、武举孙利辰,武生蔡云阶、胡作云,文生孙逢臣、许大以及文童蔡云岭等497人被害,另有参与守城的练丁95人,因不甘受辱而骂贼的妇女66人也被杀害。连同被害的平民,共计两千多人,成为丰县历史上继满清军队屠城之后的又一巨大惨案,率军驻防徐州一代的副都统伊兴阿因此被夺职。

这个屠城的刘玉渊,绰号二老渊,小名二狗,其兄学渊,绰号大大狗,祖籍山东省滕县,自幼丧父。道光二十六年,母子五人随饥民逃荒至涡阳县境,在义门南岸刘园子村定居。刘玉渊年青时,先在邓姓地主家当长工,后在义门集王桥口码头当“马腿子”(码头工人),以出卖劳力维持全家生计。年稍长,成为“马腿子”头领。刘玉渊性格内向,脾气暴烈,待人真挚。

咸丰三年六月上旬,太平军北伐过义门。白莲教首领张捷三聚众起义,打起“太平天国金四正将军”旗号,自称“太平顺天王”,封刘玉渊为南路总兵,拥众千人。不久,教军被镇压,刘玉渊收容余部,换旗成捻军。六年,雉河集会盟,刘玉渊受命为白边黑旗旗主,被太平天国封为殿前指挥。

咸丰七年,捻军盟主张乐行率捻军主力转战淮南后,刘玉渊等留守淮北,以雉河集为中心,据圩寨,同清军及地方团练多次接战,互有胜负,亦曾出征山东、河南,攻城略地,不作久占。历经多次战斗,刘玉渊总结经验教训,与八卦旗旗主杨兴泰、黑旗蓝边旗主倪中平研究采取“圩寨战术”应对。

刘玉渊、刘学渊除占义门集城堡外,又在涡河南岸建筑连环堡,挖壕设堑,连寨成网。其中,以邓、姚、王3 圩寨最为有名。3圩寨互为犄角,结构坚固,地势有利,为群寨之冠。并用坚壁清野之策,移民入圩,屯兵聚粮,一圩有警,各圩相援。清军多次进攻,均被刘玉渊击败。

“圩寨战术”的胜利,使刘玉渊部捻军日益壮大,军力雄盛。咸丰八年(1858年)五月,刘玉渊率领捻军第一次进入山东单县马良集,旋即折回。秋,刘玉渊、刘天福、孙葵心等率黑、蓝、白旗捻军3万余人,经萧县、砀山,占丰县,进入山东境,与幅军合作,攻克成武、单县、曹县三城,继而进入河南考城、兰仪、商丘、夏邑等县境,占周口,杀清将冯景、施汝让、陆旺等,并威胁开封。

河南巡抚瑛连忙上奏请援,但捻军已转返淮北。咸丰九年三月,刘玉渊联合自淮南北归的蓝旗将领刘天福、刘天祥、张慎德部,从韩庄渡过黄河,三入山东峄县、兰山等地,和幅军联合作战,大胜而归。九月,刘玉渊、孙葵心合兵进军河南,围夏邑、睢州,击败清军成惠部,继而进攻长葛、尉氏,于是洧川、禹州等地皆有捻军往来。

咸丰十年二月,刘玉渊邀杨兴泰、赵浩然、孙葵心、李廷彦等部,随张宗禹攻克江苏重镇江浦(今淮阴),打破捻军一向只占农村不入城市的惯例,掳获大量战利品凯旋。三月,刘玉渊率部与孙葵心等入河南打粮。八月,蒙、亳大水,田庐浸没,秋收无望,捻军又纷纷外出打粮。刘玉渊率部又一次远征河南。大军由亳州出发,围柘城,经周口、商水、上蔡、汝阳等地。九月二十日,将河北镇总兵承惠的8000清军层层包围在汝阳城南15公里的野猪岗,取得大捷,击毙总兵承惠、副将王荣烈和同知田玉梅等。胜保哀叹:“野猪岗之役,全军迂伏,精锐胥亡,元气遂不可复。”可见对豫军打击之沉重。

经此战后,捻军在河南境内淮河上游的正阳、罗山、息县、确山、光州、固始等州县,往来自如,所向披靡。十一月中旬,清廷遣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和侍郎瑞麟至山东围攻捻军,在巨野东南30公里之羊山集,僧格林沁率清军马步兵1 万余人,同刘玉渊部捻军大战。捻军以马队1 万、步兵3 万迎敌,将清军层层包围。瑞麟拚死冲出重围,夺路逃命,坐骑跌蹶,摔伤右肘,狂奔百余公里,到达汶上方敢停歇。清军伤亡惨重,一品顶戴副统领格绷额、清将忠伦、侍卫德成等被击毙,僧格林沁率残部逃往济宁。瑞麟和山东团练督办大臣杜均被革职。僧格林沁首次同捻军交战,以失败告终。

咸丰七年三月,捻军主力南下淮南与太平军联合作战后,由于太平军需要经常流动作战,而捻军基本上战斗在淮河流域一带,因而就出现了捻军与太平军时而联合作战、时而单独作战的情况。在淮河中游沿岸作战的部分捻军,常向下游发展,不时在泗州南部地区实施游击活动。

咸丰八年五月,驻守六安的捻军张乐行、龚得树部,遭清军副都统胜保等部围攻,被迫突围撤走,沿淠河北上至正阳关,尔后分水陆两路沿淮河东进,在先行返抵淮北的捻军配合下,于6月2日一举攻占淮河北岸要地怀远城,全歼守军数百名。捻军即以怀远为基地,又于6月14、15日连克临淮关、风阳府城。于是,捻军一面切断南北通道,以牵制清军;一面以一部兵力继续向淮河下游之 泗州发展,与太平军联合追击清军胜保部,迫使其从旧铺退到洪泽湖东岸之蒋坝,以“断向而守,为自固计”。这就更利于捻军在淮南战场配合太平军作战。

是年9月底,李秀成在二破清军江北大营之后,随即又率兵一部攻克天长。为使淮河下游泗州之盱眙、天长等地捻军与淮北战场捻军沟通声势,1O月上、中旬,捻军薛之元部遂配合太平军李秀成部由天长北进,攻打盱眙三河集之清钦差大臣(刚被诏命)胜保部,并多次实施渡淮,皆被清军堵回。20日,胜保亲率部众连夜赴援三河集,因寡难敌众,太平军撤回天长,捻军撤至马坝。胜保回师盱眙城,“饬江苏道员吴棠督团会合官军扼守”。24日,李秀成决定弃守马坝,北进计划遂告中止。

汝阳农投应收账款债权计划二期(汝阳农投应收账款2023年债权计划)

同治二年初,清军进攻雉河集。刘玉渊、刘学渊弃守邓楼、张寨,南走尹家沟,驰援张乐行。清军跟踪尾追,长驱直扑。捻军据守雉河集、尹家沟,顽强抵御清军进攻。清军依仗开花大炮(俗称西瓜炮),狂轰猛击。二月初一日,刘玉渊趁清军合围部署未就,夜率千余人突围。僧格林沁遣蒙古骑兵追击。不久,尹家沟、雉河集相继失守。刘玉渊与韩秀峰、程二老坎等率二三千步骑同清军作最后一战。刘玉渊战败逃匿,四日,在义门集东南小刘庄伏法。

戊午之屠前的咸丰六年十月,永城、夏邑捻匪已扰及砀山,并分扰丰县之许家口、萧县之黄家口。许家口为丰县西南重镇,有许家集。时集主许殿魁独身赴营,晓以情,请无害百姓。捻军感其义,竟诺。今村西南有耕田,百姓仍称为捻子营盘。

戊午之屠后的丰县

光绪《丰县志》:惟自咸丰以来,四乡创立圩寨,合境大局一变。社会动荡、兵匪祸乱,为保一方乡亲、财产及生产安全,丰、沛县有能力的乡绅纷纷带领乡亲筑圩建砦(寨),自发成立团练、杆子会、大刀会、黄旗会等自卫。

戊午之屠后,丰县乡镇士绅为保全身家性命,先后捐资修筑寨圩45座,其中咸丰八年所筑4座,后同治元年和同治三年各修1座,其余均为咸丰十年和十一年两年间修筑。清末以来,生灵涂炭,草木皆兵。刘汝舟不惜财力营建圩寨,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家族与财富,也为地方村民提供庇护,所以丰县县令曾送他保卫桑梓的匾额。现在茅庄六十余户居民中有十五个姓,深刻地反映了村中的移民性质。村民多源自当时苏鲁两省的农民。

光绪《丰县志》记载了丰县44个寨的位置、构造、建造时间和倡修人,寨周长三百至五百丈不等,93%由功名乡绅倡修。最大的义和寨约周长两千丈,把华山都包围在内。咸丰八年修人和、永安、中田、平安、治安5寨,为较早修建的寨;咸丰十年建寨16处,十一年建寨21处。同治元、三年各建1寨。光绪《沛志》记载圩砦49处,咸丰九年、十年各筑2处,十一年筑6处;同治元年筑9处,二年筑4处,三、四年各筑2处。

丰县李寨南、北两个大门取名“同心”、“善后”,如今同心庄、善后庄两个庄名即由此而得。同治元年,张瑞采买断师寨二百四十亩地,带族人移居于此、创立师寨集,自任寨主兼集主。

咸丰八年九月,四川南充人陈烒任丰县知事,其时丰县“丰城毁于贼,城内居民十不二三,日数警,望烽火,各鸟兽散。”陈烒倡修城池,增修炮楼,同时,密杀通敌捕役罪大恶极者数十人。后虽捻军屡次攻丰县,都未成功。

是年,捻军围城西北协一寨选要壮丁,王彦增、王士许、张腾祥等抵抗捻军被杀,捻军声称非要与该寨耿守信以角胜负才退,耿守信提刃独步敌阵,拼斗良久,力不支被害,捻军由是退去。另有城东北张庄人崔锡印、张昂,城南袁新庄平民袁百志、蔡相藻;城西南苗城集人刘琚;城西北宁庄人宁丕信、高东来、宁文升;史庄人马柱、马文仓、仇元祥、赵景书、靳吉、马战坡、田事;城西北袁庄人孔杭、黄正宇、袁协占、徐山;城西北董庄人董壹志;城北黄店村人赵心广、郑德芳、李效赐;戴庄人刘忠;文生黄陛臣等二十五人被杀,张兆成、孙凤池遇捻军不屈被害。

咸丰七年春,张乐行、龚得树等率捻军主力南下与太平军联合作战后,淮北地区只有少数捻军。1858年初,捻军首领刘天福、刘天祥等率部从六安返回淮北,以加强淮北战场的战斗活动。从此,淮北捻军对徐淮地区清军的攻击,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一是以刘天福、张宗禹、李成等部从安徽北部东进睢宁、清河等地;一是以任化邦部由鲁南地区南下海州、沭阳等地。

此后捻军东进、南下,往来无定,转战频繁,坚持抗清游击斗争。五月,捻军黑旗首领苏天福等从安徽宿州方向进攻徐州,被清军副都统伊兴额部击退。9月,捻军在萧县西南瓦子口击败清军后长驱而北,攻占丰县城,再度屠丰县城。后撤走。1O月。苏天福部、刘天祥部在宿迁埠子集及邳州一带,与清军进行游动作战后,又西上占丰县,而后向西北单县、金乡发展,直抵黄河南岸。

咸丰十年三月,捻军首领李大喜、魏希之、张宗禹等率步队2万余人、马队万余人,在苏北萧县宝安山集中后,佯攻砀山,似欲北进山东,忽又挥戈东进,在铜山越过黄河故道,经邳州再长驱南下,于18日占领桃源县(治今泗阳众兴镇运河南岸),然后直趋淮安府之重镇清江浦。当时,河道总督庚长、漕运总督联英等正置酒观戏,闻捻军将至,即仓皇派兵堵御。2月21日,捻军击败清军都司德兴部300人,乘胜进抵清江浦,庚长等逃往淮安府城。捻军在占领清江浦期间,派兵东 入山阳境,南至蒋坝,东北至安东境,在数百里范围内,游动作战。清廷闻清江浦失守,急忙调兵往攻。

咸丰十年秋,淮北捻军七、八万人兵分三路,深入山东经过丰县。丰县人守备衔渠金谟带领乡团赴援邻寨,战殁营子河。咸丰十一年二月,亳州捻军将领雷彦率小花旗军犯丰县,后由丰县进军单县,攻克单县城。丰县西南刘堤湾村刘心田、赵集村赵培山、康庄张凤梧、义德寨练总程奇云等18人俱以守庄被杀。

同治元年正月,捻匪二万余由丰县犯金乡、鱼台,城西北王楼监生刘一山御敌被杀。同治四年月,捻军进入山东,转至苏北,五月初重返山东。十月,曾国藩亲自到达徐州坐镇指挥,利用捻军是流动作战,给养无固定来源的弱点,采取“画河圈地”限制缩小捻军的活动地区的方法,以河南的周口店、山东的济宁、江苏的徐州、安徽的临淮为根据地,驻扎重兵,多储粮械,与淮、徐、海、兖、沂、曹、济、归、陈、凤、颍、泗等13个州府的捻军作战。,驻徐州,以淮军将领张树珊所部为亲军,连败之丰南、定陶、曹县。

十一月,原太平军尊王赖文光等已率残部和捻军由山东进入丰县、沛县、砀山、徐州一带,淮军将领潘鼎新击败赖文光部于丰县陈家庄,并追兵于沛县鱼台等地,逼捻军西进河南。是年,丰县民练长朱自乐率领练丁击敌被执,不屈,割舌抽肠而死。

同治四年四月中、下旬,赖文光、任化邦等大股捻军由山东郯城东趋江苏赣榆青口,后又折向沭阳县境,经华冲至汉坊一带,遭到地方团练抵抗,捻军退抵高塘沟。四月底,捻军攻至高流镇、阴平圩一带,复遭团练阻击,捻军遂转攻贤官亭并西向宿迁县境。五月初,这支捻军又由宿迁回攻沐阳,进至刘集,在陈家圩再与团练接战,旋复回宿迁北上,向丰县而去。捻军采取行踪不定、飘忽无常的流动战术,迫使清军防剿部署迭变不及而疲于奔命。

同治五年五月间,捻军在巨野遭淮军总兵刘铭传、周盛波等攻击失利,于是赖文光部开往鲁苏边界,继而抵达皖北、豫东一带活动,张宗禹部则往来于曹县、丰县等地,后赖文光率部围丰县并攻打徐州,李鸿章坐镇徐州指挥清剿战役。六月十五日,两支捻军在徐州汇合,两部旋又分开。张宗禹部由丰县、砀山走河南虞城、宁陵、睢州、杞县,又南下太康、陈州,从周家口渡过沙河,由郾城西进;赖文光部走安徽宿州、怀远,渡过涡河趋凤台、太和,然后入河南境内。

同治五年月初,赖文光、张宗禹两支捻军由山东郓城地区分两路南下江苏徐淮,曾国藩令提督刘铭传和总兵周盛波率部从西北丰县、砀山向东南跟踪追击,令总兵王永胜、刘士奇率部于东南宿迁堵截兜剿,双方连续交战于丰县、砀山、沛县、邳州、宿迁、睢宁等地。5月下旬,两支捻军进入铜山境内,汇合于徐州城西,与清军总兵董凤高、李祥和部激战3日后退走,复向铜山东南双沟镇、宿迁埠子镇和洋河镇进击,逼近桃源县(今泗阳县)。

六月初,捻军在清总兵王占魁、况文榜等部阻击下且战且退,至宿迁归仁集又分兵两支实施流动作战。于是张宗禹率兵一支向皂河镇、利运闸、马家渡进击,经清军水师扼阻,遂西向由利国驿复 入铜山境。6月中旬,在铜山魏家庄与清军激战后,分兵两队分别向杨家集、荆山桥攻击,当前锋到达荆山桥河左岸时,清军以张景春、保成等马队渡河直前接战,以黄桂兰、刘朝干等步队3营渡河接应,以李锡增、毕乃尔两营隔河施放炸炮助战,双方激战多时,捻军损失甚重,张宗禹遂率部退去经丰县、砀山直趋河南虞城。而赖文光率大部兵力,于六月初由归仁集进击安徽泗县后,旋又西进宿州游击,然后进入河南永城。同治六年,在清军的追杀下,赖文光被擒,张宗禹不知所终。

发布于 2023-09-04 22:09:01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27
上一篇:关于国企信托-滕州标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息 下一篇:央企信托-HL91号·江苏泰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简单介绍
目录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